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崔侍御

李白 李白〔唐代〕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
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注释
崔侍御:即崔成甫,长安人,开元中进士及第,任秘书省校书郎,转冯翊县尉、陕县尉,后摄监察御史,天宝五年(746),为李林甫所排挤,贬黜湘阴,乾元元年卒(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宛溪:在安徽宣城。
去国:指离开长安。不系舟:比喻漂泊不定。《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一雁飞南海:喻崔成甫之返湘阴。
双溪:在宣城东土山下。嘉靖《宁国府志》:”城东八里曰土山……由土山北流者为双溪。“此句有思念朝廷之意。
高人:指崔成甫。陈蕃:指宇文太守。陈蕃榻:《后汉书·徐穉传》:“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这句是说宇文太守屡次宴请崔成甫。据郁贤皓《李白丛考》说:“这位宇文太守经常清崔成甫陪同登高赋涛,当是崔成甫遭遇的同情者。”
谢脁楼:在宜城县陵阳山上,为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敬亭:指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又名昭亭山。李白有五绝《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资料:

1、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524-525页
2、姜光斗.新编唐人律诗三百首.南京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92-94页
3、林东海.黄河之水天上来.郑州市: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229-230页

鉴赏

  这首诗前二句点明地点、时间、事件和心境,以形象的画面,渲染出凄凉的氛围。秋夜是凄寒的,而降霜的秋夜尤为凄寒;离别是令人伤感的,而在离别之前的夜晚,目睹满地白霜,耳聆哀猿啼叫,则尤为伤感。诗人将离开故地称为“去国’’,见出诗人对宣城依恋之深;把将要开始的漫游比作“不系舟’’,显见诗人在此地只是短暂的停留;停留短而依恋深,烘托内心的矛盾、痛苦。

  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展示诗人的心境,因是孤雁“南”飞,故有“独怜”之叹;又由南飞之雁的孤独,转生“却羡"双溪“北”流之感。这里,诗人通过一“南”一“北”,一“怜”一“羡”,曲折地表达了不愿南行,却只得南行;渴望北归,又无法北归的复杂情感。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借陈蕃故事突出友人崔成甫的一片盛情,同时,以“过客”回应篇首“不系舟”,表明诗人确是行色匆匆,竟连最爱登临的谢脁楼也难以光顾了。最后两句正面揭示题旨,用落叶为喻,点出明天一早就要和友人在秋天里的敬亭山分别了,其中寓有无限飘零之感,增添了全诗的悲凉色彩。

  这首诗格调略显低沉,和诗人的特定遭遇和心情有关。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情思哀婉,而又含有清新、劲直之气,极耐人咀嚼品味。中间两联对仗严整,而又富有自然流走之势。结语处以形象化的比喻,境界清空、淡远,有不尽之思。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尚永亮.李白诗歌鉴赏.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89-190页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赏析

【南吕】一枝花_平林暮霭收

奥敦周卿奥敦周卿 〔元代〕

平林暮霭收,远树残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残,近绣榻灯光乍闪。

【梁州】一会客上心来烦烦恼,恨不得没人处等等潜潜。想俺闷乡中直恁欢娱俭。本是连枝芳树,比翼鸣鹣,尺紧他遭坎坷,俺受拘箝。致欠得万种愁添,不离了两叶眉尖。自揽场不成不就姻缘,自把些不死不活病染,自担着不明不暗淹煎。情思,不欢。这相思多敢是前生欠,憔翠损杏桃脸。一任教梅香冷句儿口店,苦痛淹淹。

【尾】蓝桥平地风浪险,袄庙腾空烈火炎。不由我意儿想,心儿思,口儿念。央及煞玉纤纤,纤纤,不住的偷弹泪珠点。

赏析

【中吕】喜春来_亲登华岳悲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比颜御史费精神。

十年不作南柯梦,一旦还为西土臣,空教人道好官人。还自哂,闲杀泺湖春。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乡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凶顽破胆心,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未戮乱朝臣。

无穷名利无穷恨,有限光阴有限身,也曾附凤与攀鳞。今日省,花鸟一般春。

一场恶梦风吹觉,依旧壶天日月高,白云深处结团茅。山更好,岚翠滴林梢。

一溪烟水奁开镜,四面云山锦族屏,客来沉醉绰然亭。对着这无限景,因此上不肯就功名。

拖条藜杖山林下,无是无非快活煞,王侯卿相不如咱。兴来时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翻腾祸患千钟禄,搬载忧愁四马车,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

探春

梅花已有飘零意,杨柳将垂袅娜枝,杏桃仿佛露胭脂。残照底,青出的草芽齐。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严蕊严蕊 〔宋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英台近·剪鲛绡

文廷式文廷式 〔近现代〕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
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赏析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黄公绍 〔宋代〕

银云卷晴缥渺,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族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舞蛟幽壑,栖鸦古木,有人翦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身世飘萍,名利微芥。阑干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仅胸中、著得乾坤大。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叶梦得叶梦得 〔宋代〕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赏析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
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
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河·大石金陵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赏析

满庭芳·茉莉花

柳永柳永 〔宋代〕

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尘标格,和月最温柔。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凝眸,犹记得,菱花镜里,绿鬓梢头。胜冰雪聪明,知己谁求?馥郁诗心长系,听古韵,一曲相酬。歌声远,余香绕枕,吹梦下扬州。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