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古风 其十四
李白 〔唐代〕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刘庭信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别时容易见
宋方壶 〔元代〕
【越调】斗鹌鹑_歌姬教坊驰
乔吉 〔元代〕
水仙子·搅柔肠离恨病相兼
南柯子·春景
田为 〔宋代〕
渔歌子·草芊芊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五代〕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