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李白 〔唐代〕
落梅风·山无数
珠帘秀 〔元代〕
西湖杂咏·夏
薛昂夫 〔元代〕
【中吕】普天乐_西湖即事蕊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孙光宪 〔五代〕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 〔唐代〕
河渎神
张泌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