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墀菊开应晚,园蔬摘欲霜。一樽来共酌,数本坐犹芳。
柴馆始晴雨,荒筵及月凉。愧非贤者室,带有德星光。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商调】梧叶儿_佩解螭文玉
李致远 〔元代〕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 〔元代〕
河传·棹举
顾敻 〔五代〕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永遇乐
张孝祥 〔宋代〕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 〔宋代〕
淡黄柳·咏柳
纳兰性德 〔清代〕
渔父词(其三)
王谌 〔南北朝〕
水龙吟(庚寅寄远)
刘镇 〔宋代〕
汉宫春(芍药)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