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有一条扬帆却又有人在划浆的渔船,船上有一个老翁正独坐垂钓。
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举目四望,只见皓月当头,秋色满江。
注释
一字诗:一种含有某种文字游戏成份的诗歌。“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一字诗》中用了多个“一”字,真是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嘉庆年间,诗人陈沆去黄州赶赴只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只刚刚离岸,只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只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老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只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只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忙说:“小生遵命,乞求贤翁先将渡只撑回头,我好赋诗,贤翁也好听得清楚,给予指点。”老艄公捋须微笑:“也好。”随即把只撑回岸边。陈沆一脚跨了上去。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只,只见一个渔翁坐在只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作了这首诗。
整首诗描写了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当头,秋色满江。短短的四句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人物有动作,描绘出多彩多姿的垂钓的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一字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舟晚景。首联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渔舟的轮廓,帆与桨的存在暗示了渔舟的动态;颔联凸显出渔翁与钓钩的孤独和唯一;颈联巧妙地运用动词“俯”和“仰”,形象地表现出渔翁在垂钓过程中的自然与轻松;尾联以江为背景,将明月和秋意融入其中。全诗构思巧妙,多次使用“一”字,使得诗文错落有致,意趣盎然。
陈沆(hàng)(1785~1826)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陈沆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二十四年(1819)中进士一甲一名,其策论文章,气势雄浑,论述精辟,笔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清道光二年(1822),任广东省大主考(学政),次年,任清礼部会试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卒年,《清史列传》记为道光六年(1826)。周锡恩撰《陈修撰沆传》则言年四十一,当为道光五年(1825)。后归葬于浠水县西调军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