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高大的山峰。
山形高耸且险峻,连绵不断形成环绕之势。
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在朵朵的白云之间。
商山四皓隐居在深山之中,他们深入山中探索;谢灵运曾经也来到这里,他喜欢在远处的深山中攀登游玩。
历史悠久的岩石中,有泉水不断渗出、滴落;幽静深邃的山谷中不断听到鸟的啼鸣。
树上的鸟很多,多到在国家的边塞还可以看到;猿猴也很多,多得它们的声音时常可以在南楚蛮荒之地听到。
可惜世人只向往有钱人和当官人的生活,他们追求功名利禄,不知道与世无争的清闲;在青青的芳草地上,只有悠闲自在的麋鹿,才能欣赏或者闲逛这些美丽的景色了。
注释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商老:商山四皓,东园东、绮里季等秦末隐居商山,年八十余。
“谢公”句:指谢灵运喜游山玩水。
岛:疑当作“鸟”。
簪裾:贵宫之服饰。 ▲
这首诗诗同为兴化亭送别之作,以“山”字为题,以“山”字限韵。
“山。耸峻,回环。”一句写山的高耸,另一句写山的宽广。王维名作《终南山》首联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山接近天宫,极言其高;山势绵延直到海边,极夸其大。同样写山的高和广,王维写的是具体的终南山,采用夸张手法,极力加以形容;令狐楚写的是一般的山,只能简要地概括,以求适应众山的特点。由此可见,古代诗人非常重视相题行文。
“沧海上,白云间。商老深寻,谢公远攀。”以“沧海上,白云间”作为山的背景,一方面进一步衬托山的高耸,山的宽广;另一方面为下文商山四皓的隐逸深居和谢灵运攀登探胜埋下伏笔。“深”“远”二字极有味:“深”字写出商山四皓不愿与当时统治者合作,深入荒山,隐姓埋名,深居简出的特点;“远”字突出谢灵运不怕路远,不畏山高,攀险登峰的豪兴。而写商老也好,写谢公也好,本身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写山,写山对于社会的特殊作用。
接着转入对山中景色的描写:“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泉声、鸟声、猿声,声声入耳;古岩、幽谷、树岛,色色耀眼。诗人准确地概括了山中四时景色,既不拘束局限,亦不肤廓空泛。
最后两句别出心裁:“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糜鹿闲。”世上一般庸人只会追求庸庸碌碌的家庭生活,老死于簪裾之间,既无商山四皓的隐逸之志,亦无谢灵运的探胜之兴,因而深山幽谷的芳草鲜花,无限美景,只有供糜鹿去享受了。
总之,令狐楚这首诗,处处不离山,又处处不泥滞于山,其构思是颇为新颖独到的。▲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