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古劳之下,有川洋洋。洋洋曷以,可濯可航。泛彼兰舟,与子同行。
时届重阳,朗天清霜。临流怀旧,伊人云亡。俛仰今昔,云胡不伤。
古劳之上,云山霅霅。霅霅曷以,以跻以悬。乘此柴车,与子同联。
峍乎郁葱,于葵之根。登高望远,伊人不存。爰卜幽宅,以慰精魂。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双调】新水令_辞官急流中
张养浩 〔元代〕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徐再思 〔元代〕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乔吉 〔元代〕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魏承班 〔五代〕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宋代〕
应天长·条风布暖
周邦彦 〔宋代〕
行香子·三山作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桂华明
关注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