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贫士无所务,閒眠常起迟。谩劳鸡口唤,不奈睡魔欺。
宿酒犹薰脑,朝饥未到脾。谁能空汲汲,肉食自谋惟。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元代〕
【双调】湘妃怨
卢挚 〔元代〕
【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宋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