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服采少暇日,良夜畅由衷。肃肃飙迤北,亭亭月在东。
中天烂河宿,清晖丽房栊。夙心期胜引,晤语忽宵中。
昔高蕃榻下,今摄膺门崇。徒倒中郎屐,深愧伯牙桐。
归来谅得遣,慰我忧冲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宋代〕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蝶恋花
李夫人 〔五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
长相思
陈允平 〔宋代〕
好事近(送春)
蔡幼学 〔宋代〕
浣溪沙(武康社日)
毛滂 〔宋代〕
折红英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