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元代〕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
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钱。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寄张十八
白居易 〔唐代〕
饥止一箪食,渴止一壶浆。出入止一马,寝兴止一床。
此外无长物,于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遑遑。
念兹弥懒放,积习遂为常。经旬不出门,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张生,贫僻住延康。慵中每相忆,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秋来未相见,应有新诗章。
早晚来同宿,天气转清凉。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古蟾宫·元宵
王磐 〔明代〕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吴文英 〔宋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玉楼春·白莲
王夫之 〔明代〕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宋代〕
点绛唇(崇阳野次)
王炎 〔宋代〕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