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渔民捕鱼。臧僖伯进谏说:“凡是物品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军事等大事上,或者所用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那么,国君就不要亲自去接触它。国君是把民众引向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人。所以,讲习大事以法度为准则进行衡量,叫做‘轨’,选取材料制作器物以显示它的文彩,叫做‘物’。事情不合乎轨、物,叫做乱政。屡屡乱政,这就是所以败亡的原因了。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的狩猎活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并(借这个机会)讲习军事。每三年演练一次,回国都要对军队进行休整。并要到宗庙进行祭告,宴饮庆贺,清点军用器物和猎获物。(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要(使车马、服饰、旌旗等)文彩鲜艳,贵贱分明,等级井然,少长有序:这都是讲习大事的威仪啊!鸟兽的肉不能拿来放到祭祀用的器具里,皮革、牙齿、骨角和毛羽不能用来制作军事器物,这样的鸟兽,君主就不会去射它,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至于山林川泽的物产,一般器物的材料,这都是仆役们去忙活,有关官吏按职分去管理的事,而不是君主所应涉足的事。”隐公说:“我准备到那里去巡视。”于是就去了(棠地),让渔民把各种渔具都摆出来捕鱼,他在那里观赏。僖伯推说有病没有随同前往。《春秋》上说:“隐公在棠地陈设渔具。”(这是说他棠地观鱼这一行为)不合礼法啊,并且说他去的地方远离国都。

注释
春:指鲁隐公五年(前718)春季。
公:指鲁隐公。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712年在位。按《春秋》和《左传》的编著体例,凡是鲁国国君都称公,后边《曹刿论战》等篇均如是。鲁国是姬姓国,其开国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其地在今山东西南部。如:往。
如:往。
棠:也写作唐,鲁国邑名,在今山东鱼台县东。
鱼:通“渔”,动词,捕鱼。
臧僖伯:鲁孝公之子、鲁惠公之兄、鲁隐公之伯父,名彄(又作“驱”“弓区”)(kōu),字子臧,封于臧(今郯城县),伯为排行,僖是谥号。 丗本: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达(臧哀伯或臧孙达),达生伯氏缾,缾生文仲辰(臧文仲),辰是臧僖伯曾孙。
讲:讲习,训练。
大事:指祭祀和军事活动等。
材:材料,原料。
器用:指祭祀所用的器具与军事物资。
举:指行动。
纳:纳入。
轨物:法度和准则。
度(duó):计量。
量:轨则,法度。
章:通“彰”,彰明,发扬。
采:物之有华饰者又彩色也,五彩相间曰采。
亟:多次,屡次。
春蒐(sōu):指春天打猎。蒐,搜寻,谓搜寻不产卵、未怀孕的禽兽。
夏苗:指夏天打猎,谓捕猎伤害庄稼的禽兽。
秋狝(xiǎn):指秋天打猎。狝,杀,谓顺秋天肃杀之气,进行捕猎活动。
冬狩(shòu):指冬天打猎。狩,围守,谓冬天各种禽兽都已长成,可以不加选择地加以围猎。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云云,说明我们的先民在狩猎活动中已有生态平衡意识,也同时说明大凡有组织的狩猎活动,都带有军事演习的性质,并不单单是为狩猎而狩猎。
治兵:指练兵、比武等军事演习活动。
振旅:整顿部队。
饮至:古代的一种礼仪活动。凡盟会、外交和重大军事行动结束以后,都要告于宗庙,并举行宴会予以庆贺。
军实:指军用车辆、器物和战斗中的俘获等。
昭:表明。文章:服饰、旌旗等的颜色花纹。
登:装入,陈列。
俎(zǔ):古代举行祭祀活动时用以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
射:激矢及物曰射。
山林:材木樵薪之类。
川泽:菱芡鱼龟之类。
资:材资也。
皂(zào)隶:本指奴隶,这里指做各种杂务的仆役。
略地:到外地巡视。
陈:陈设,张设也。
称疾:推说有病。(注意:古代分言“疾”和“病”,轻者为“疾”,重者为“病”。)
书:指《春秋》。
矢:通“施”,实施,陈设。这一句的意思是:隐公在棠陈列渔具。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读罢此文,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鲁隐公作为一国之君,到棠地看看渔民怎样捕鱼,有什么了不得,也值得这位臧大夫大惊小怪,还要苦口婆心、掰开揉碎地讲那么多大道理?难道国君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吗?马克思主义认为:分析、考察和认识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必须把该历史现象放回到产生它的历史环境中去。臧僖伯之所以谏阻隐公到棠地观鱼,是因为隐公这一活动,不符合那个时代一个国君应该遵循并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不符合,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就会导致国家的败亡。况且,隐公远离国都,到棠地观鱼,并非为了体察民情,更不是与民同乐,而仅仅是他本人的一种游乐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敢对臧僖伯的谏言说一个“不”字,最后不得不以“吾将略地焉”为借口,坚持到那里寻乐去。

  这篇谏辞的最大特点,是紧紧围绕着一个“礼”字展开劝谏,从观点到为阐明观点所举述的诸多理由及作为论据的事物和行为,都没有稍稍离开这个“礼”字。也就是说,没有稍稍离开制约当时国君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另一个也很明显的特点是,劝谏的缘起虽然是“公将如棠观鱼”,劝谏的直接目的也是阻止隐公“如棠观鱼”,但谏辞中对此事却不着一语。这不单单是婉言法,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法反映出进谏者进谏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隐公“如棠观鱼”这一具体行为,而是当时的整个礼制。如果隐公听了臧僖伯这番谏辞明白了“礼”对他的制约性,“如棠观鱼”这种“非礼”的事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五年》。这一年(前718年)的春天,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正是出于这么一种认识,他从对国君和国家的责任感出发,进谏隐公,劝阻他到棠地观鱼。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左丘明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谏逐客书

李斯李斯 〔先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
赏析 注释 译文

工之侨献琴

刘基刘基 〔明代〕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赏析 注释 译文

封建论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赏析

【正宫】端正好北 忆别

方伯成方伯成 〔唐代〕

柳飞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蜂迷蝶困莺声懒,感起我愁无限。
  【锦缠道南】这其间即渐里相思病趱,清瘦减潘颜。自别来如隔万水千山,
非是他情疏意懒,多应我分浅缘悭。无奈被人讪,妆成科范,将咱好事拦。谩忆
恩和爱,恰一似梦邯郸。
  【赛鸿秋北】赤紧的楚阳台险峻似连云栈,武陵溪间隔东洋岸。他将那锦回
文合欢带皆揪绽,绣香囊同心结都拆散;揉损并头花,斫断连枝干。恨不的绕池
塘摔碎了鸳鸯弹。
  【普天乐南】少欠下风流难,捱不彻忧愁限。伤心处凤只鸾单,孤眠时枕冷
衾寒。自那日私情犯,料想娇姿遭拘绊。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
最易,相见应难。
  【伴读书带过笑和尚北】停歇了泥金柬,隔断了衡阳雁,将一段美爱幽欢常
凝盼。为他时晓夜心无惮,怎承望冰人托梦成虚幻?似羝羊触藩,无人驾司马车,
凭谁举梁鸿案?贾充宅频巡看,张京兆情绪悭,沈东阳胆心寒。两眉攒,寸心拴,
将意马锁心猿按。
  【刮地风南】降下一天愁共烦,到如今怎辞难?良缘有分非为晚,事从人只
在闲。明月再圆,彩云休散,办心坚管熬得海枯石烂。天若有意天顾盼,终有个
称心间。
  【尾声南】才郎有日重相盼,破镜重圆真个罕,把许下心香夜夜还。
赏析

【双调】新水令 春日闺思

汤舜民汤舜民 〔元代〕

一帘飞絮滚凤团,启朱扉眼花撩乱。腕消金钏松,腰瘦翠裙宽。独步盘桓,
幽窗下画栏畔。
  【驻马听】妆点幽欢,凤髓茶温白玉碗;安排佳玩,龙涎香袅紫金盘。琼花
露点滴水晶丸,荔枝浆荡漾玻璃罐。日光酣,天气暖,牡丹风吹不到芙蓉幔。
  【乔牌儿】娇莺时,杜字自呼唤。故人一去音尘断,这芳菲谁顾管。
  【鸿门凯歌】冷淡了联珠翡翠冠,离披了合彩鸳鸯段,零落了回文龟背锦,
空闲了通宝鸦青幔,巫山庙云壑翠Лヴ桃源洞烟火黑弥漫,望夫台景物年年在,
相思海风波日日满。眉攒,屈纤指把归期算;心酸,染霜毫将离恨纂。
  【甜水令】空撇下乡幕房栊,银烛帏屏,珠帘楼观,几度月团圆。斗草无心,
待月无情,吹箫无伴,眼睁睁寡凤孤鸾。
  【天香引】将一个瘦形骸青镜羞观,愁也多端,病也多端。柳影花阴,看别
人玉鸣鸾。听一篇《长恨歌》肝肠刃剜,念几句送春词骨肉锥钻。盟誓难瞒,
疼热难拚。生也同衾,死也同棺。
  【随煞】多应是在谁家风月闲亭馆,陡恁的情悭义短。我ゐ惶事攒下万千般,
他风流罪攒来数十款。 送王姬往钱塘
  十年无梦到京师,卧书窗坦然如是。几偿沽酒债,填不满买花资。近柳题诗,
又感起少年事。
  【驻马听】槁木船容姿,对花月羞斟鹦鹉卮。浮云般神思,扭宫商强作鹧鸪
词。我吟到碧梧栖老凤凰枝,他道是雕笼锁定鸳鸯翅。急煎煎捻断吟髭,则被你
紫云娘奚落杀白衣士。
  【沉醉东风】讲礼教虚心儿拜辞,说艰难满口儿嗟咨。蛾眉浅黛颦,花靥啼
红渍,向樽前留下些相思。我本是当年杜牧之,休认做苏州剌史。
  【庆东原】雨歇阳关至,草生南浦时,好山一路相随侍。沉点点莺花担儿,
稳拍拍的花藤轿儿,嗑刺刺鹿顶车儿。踅过若耶溪,赶上钱塘市。
  【离亭宴歇指煞】我不向风流选内求咨示,谁承望别离卷上题名字,关心为
此。慢教蜂做问花媒,不劳莺唤寻芳友,何须蝶做追香使。春残小洞房,门掩闲
构肆,不是我愁红怨紫。青楼赢的姓名留,彩云渐逐箫声去,锦鳞拟待音书至。
明牵双渐情,暗隐江淹志。多娇鉴兹,搜锦绣九回肠,扫云烟半张纸。 秋夜梦回有感
  凤台无伴吕鸾箫,间别来未知音耗。鱼沉尺素稀,雁断锦笺遥。魄散魂消,
心间事对谁道。
  【驻马听】林外萧条,一夜霜侵红叶老。庭前寂寥,几番风撼的碧梧雕。病
儿多偏觉被儿薄。影儿孤最怕灯儿照。睡不着,淅零零暮雨窗前哨。
  【乔牌儿】业眼儿才待交,丫鬟早来报。揽衣推枕掀帘幕,共多情厮撞着。
  【沉醉东风】则见他乌云髻斜簪玉翘,芙蓉额檀口似樱桃。端的是万种娇,
千般俏,更那堪兰麝香飘。今日个得见多情女艳娇,将我这受过的凄凉忘了。
  【风入松】相思一担我都挑,压损沈郎腰,笋条般瘦损潘安貌。这些时茶和
饭懒待汤着,几番待要觅尤云寻取快乐,争奈被水淹蓝桥。
  【甜水令】则见他款解罗衫,轻分罗帐,低垂罗幕,团弄粉香娇。半拥鸳衾,
斜倚珊枕,共谐欢乐,枕凝酥手腕儿相交。
  【雁儿落】被翻红浪高,髻乌云落。强如海上方,胜似灵丹药。
  【得胜令】呀,则见他粉汁透鲛绡,恰便似带雨海棠娇。雨歇阳台静,云还
楚岫遥。欲再整鸾交,间阻邯郸道。懊恨你一个妖挠,可怎生梦儿里无下梢。
  【川拨棹】我这里下庭皋,雨初晴月影高。银汉迢迢,落叶萧萧。万籁静闲
庭悄悄,原来这几般儿将鸳梦搅。
  【七弟兄】画帘外铁敲,纱窗外竹摇,呀,敢聒的人越难熬。寒蛩唧唧临阶
闹,疏萤点点趁风飘,宾鸿呖呖穿云叫。
  【梅花酒】呀,我这里自窨约,三鼓又频敲,四更又初交。呀,咱两意又徒
劳,心儿里相念着。呀,敢梦儿里故寻着,不由人越懊恼。书房中受寂寥,我心
内自量度。
  【喜江南】几番待接丝弦何处觅鸾胶,敢银瓶无计井中捞,转南柯蚁阵早迷
巢。可着我怎了,孤眠独枕过今宵。
  【离亭宴煞】西风煞是能聒噪,秋声不管离人恼,鬼病儿今番越着。不能够
共枕席,谩使传书简,空服灵丹药。近灯檠将香篆焚,叩香几把灵神告,将一个
羊儿赛了。你怎生再使我可怜他,着俺这夫妇团圆睡到晓。 秋怀
  碧天风露怯青衫,客窗寒月斜灯暗。浊醪和泪饮,黄菊带愁簪。地北天南,
佳期被利名赚。
  【驻马听】沈约羞惭,都道年来腰瘦减;潘安惊惨,自怜老去鬓{髟}。
鸳鸯被错配了玉清庵,凤鸾交干闪下蓝桥站。不知音休笑俺,吟肩惯压相思担。
  【乔牌儿】汝阳斋曾笑谈,凤月所试评鉴。贾充宅不许儒生探,冷清清谁愿
览。
  【雁儿落】误人书方知性理担,评花稿才觉文章淡。碧云笺慵将鸟篆临,紫
霜毫倦把龙香蘸。
  【得胜令】凤流谜谨包含,姻缘簿煞尴尬。绿绮琴冰弦断,红叶诗御水淹。
何堪,青楼集乔科范;难甘,白头吟,冷句刂。
  【滴滴金】自从他暗与香囊,痛剪青丝,平分宝鉴,直恁的绝雁贴。断鱼缄,
都做了落叶随风,断梗逐波,轻舟脱缆,急回头秋已过三。
  【折桂令】将一片志诚心迤逗的人憨,悲切切似泣露寒蛩,气丝丝如做茧春
蚕。抹泪揉眵,看别人花底停骖。可不道多病身愁怀易感,犹兀自读书人饿眼偏
馋。憔翠难耽,寂寞多谙,空望想楚庙娉婷,枉祈求普救伽蓝。
  【尾声】我则见跳龙门撞碎了偷香胆,权宁耐红消绿减。成就了我紫罗礻阑
犀角带虎头牌,受用你翡翠衾象牙床凤毛毯。
赏析

【双调】得胜乐

白朴白朴 〔元代〕



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



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胆瓶内温水浸梅花。



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赏析

【越调】天净沙_书怀二首香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书怀二首

香奁名满青楼,羽衣人在黄州,罗帕春寒素手。壮怀依旧,水声淘尽诗愁。

白头多病维摩,青大孤影姮娥,相对良宵几何?玉人留坐,莺花十二行窝。

元夕

金莲万炬花开.玉海千树香来,灯中东风暮霭。彩云天外,紫箫人倚瑶台。

闺怨

檀郎何处忘归?玉楼小样别离,十二阑干偏倚。犬儿空吠,看看月上荼蘼。

春夜

深怀香捧金橙,哀弦声断银筝,宝鼎沉香火冷。主人留听,紫云娘白雪新声。

梅轩席上

琼琼分外横枝,真真月下吟诗,谁寄东风半纸?为传心事,梅花雪气多时。

梅友元帅席上

玉人笑拈琼枝,白头醉写乌丝,帘外新来燕子。海棠春思,倚阑睡醒环儿。

赤松道宫

松边香煮雷芽,杯中饭糁胡麻,云掩山房几家?弟兄仙话,水流玉洞桃花。

浮雪楼夜坐

月明今夜阑干,云深何处关山?万里青天醉眼。倚楼长叹,柳阴闲杀渔竿。

清明日郊行

碧桃花下帘旌,绿杨影里旗亭,几处莺呼燕请。马嘶芳径,典衣索做清明。

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湖上分得诗字韵

月香水影梅枝,晴光雨色坡诗,点检千红万紫。年年春事,西湖强似的施。

月夜

倚阑月到天心,隔墙风动花阴,一刻良宵万金。宝筝闲枕,可怜少个知音。

鲁卿度中

青苔古木箫箫,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刘学箕 〔宋代〕

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
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张红桥 〔明代〕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