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求,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道号守纲道人,(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苏州著名道士施道渊为弟子,又尝师事汤斌。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尚作《高望吟》七章以见志。又著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等。历任侍讲时,曾选择《道藏》所收道书的一部分及晚出之道书,窃以为精要者,辑编成帙
彭定求23岁那年上,父亲彭珑出任长宁(今广东新丰)知县,彭定求在家侍养老母。过了三年,彭珑被牵进一桩案子中,逮捕下狱。彭定求打算去长宁看望父亲,临行前,他去求同乡杨雍建,杨雍建官为给事中,在家休养,彭定求求他给广东省的大员写封信,为父亲说情,杨雍建见彭定求孝心至诚,就答应了。彭定求辞别母亲上路,跋山涉水,40余天抵达长宁,行程达4000多里。见到父亲后,蓬头垢面的彭定求抱着父亲失声痛哭,周边的人莫不感动欷歔。彭定求四处奔走,为父伸冤,彭珑终得开释。
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彭定求赴省城江宁(今江苏南京)参加乡试。初九、十二、十五三场考试下来,彭定求名列二十名,成了一名举人。
这年,彭定求年二十有八。
乡试录取名额,大省一般不过30名。彭定求乡试名次偏低。在来年的会试中,彭定求又落榜了。▲
中状元后,彭定求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不久,他得到一部《近思录》,极为喜爱。《近思录》是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编纂的,辑录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思想精华。彭定求早就热衷理学,得到这部书后摹写一遍,反复研读,奉为言行之准则。第二年春,彭定求上疏请假,回家看望老父,入秋后抵家,每天都侍奉父亲,讲论经义。彭定求刚刚入仕,却已厌倦了官场,打算从此致仕,在家研习理学。他在家一住便是3年,后来在父亲敦促下,才回京复职。不久,出任日讲起居注官,给康熙皇帝讲解经史,随同他参加各种重大活动,笔录于簿。接着,迁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司业,再迁为传讲,侍从康熙皇帝讲经论史。
随着职位的升迁,彭定求越来越厌倦官场生涯,期望辞官回家,研究理学。但是这样做有违父命,他便屡屡请假。父亲死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辞官回家,潜心研究理学。
前后算起来,彭定求在翰林院不过4年。
▲
在理学上,彭定求独树一帜。
彭定求的老师汤斌之学,出于孙奇逢;孙奇逢之学,出于鹿善继;鹿善继之学,则宗王守仁的《传司录》。故彭定求的学术思想也很低于王守仁。
王守仁继承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把人心视为万物的主宰,倡言"致良知",要人们用良心去体验本来就存在于良心的伦理道德。王守仁的"心学"几乎席卷了整个思想界。王学的兴起是对程朱理学的强大冲击。做为理学,陆、王与程、朱都倡言"明天理,去人欲"。但做为理学异端,陆、王和程、朱又有所不同。程、朱以"理"为主体,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陆、王以心为主体,更多地与感性血肉相联。王学成为明中叶以后的浪漫主义的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那些推崇程朱理学的人竭力贬斥陆王心学。结果在思想界出现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斗争。
在这种局面下,彭定求试图调和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他著文说,王守仁极推崇朱熹,他的思想中有朱熹的成份。彭定求想把王守仁打扮成兼收并蓄陆氏心学与朱氏理学的人物。实际上这是彭定求思想的流露,他不困于门户之见,虽出于王氏心学,但同时又兼采程朱理学的思想。
彭定求在家一住多年。康熙四十四年,皇上南巡命彭定求与汪士钦、徐树本等校《全唐诗》,赏赐御书,传旨垂询病情。五十二年,康熙皇帝"万寿节",彭定求入京祝贺。
▲
故阁部史公开幕维扬,城溃殉难,相传葬衣冠于梅花岭下,过而哀之
极目层城古战场,忠魂飘荡恨茫茫。军中空道临裴度,都下无由仗李纲。
碧血久从衰草没,白云遥带古梅香。吾来暗洒三升泪,仿佛灵旗下大荒。
昔闻廉公言,曾受孔子戒。讵惟莲社徒,严净超尘界。
洗心密以藏,义阐羲皇卦。参之在性天,睹闻所未届。
凛兹入德门,窒欲慎一介。上士敦躬修,力障堤防坏。
伟哉邵夫子,道南衍宗派。正学人伦师,警惕恒匪懈。
矢此闲居箴,砭俗寓深喟。哀彼夸毗子,纵度恣娱快。
躁进而苟得,侈淫乃交害。四者实循环,酿毒甚蜂虿。
覆辙盍鉴诸,沈疴须急瘥。置身廉让间,食色捐业债。
皇皇澡浴勤,寸丝原不挂。粹然复天真,微阴去夬夬。
精金汰沙砾,嘉谷弃荑稗。敬聆木铎鸣,底事徇膜拜。
三复祇腹膺,心神顿潇洒。未敢缀卮词,牵延等菅蒯。
名教久沦替,榛蔓沿黉宫。乡祀古所重,论定百年中。
庶几光俎豆,足与震鼓钟。云何僣且滥,势利纷交讧。
沮丧诗书气,彫残礼乐容。遂令贤杰辈,避地羞雷同。
近者更侈炫,郡邑淆所从。典司罔稽覆,名籍滋混蒙。
峨峨三钜公,茂苑挺英踪。齐鸣朝阳凤,并跃云津龙。
末运丁板荡,屹如鼎足重。丘山既合响,至今阙瞽宗。
小子仰典型,桑梓维敬恭。清议永不磨,地以人斯崇。
颓波存砥柱,后起当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