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士元

郎士元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生平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作品风格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作者《郎士元》的诗文
赏析

送孙愿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赏析

送张光归吴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赏析

送李敖湖南书记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入楚岂忘看泪竹,
泊舟应自爱江枫。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赏析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赏析

送麹司直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烟雁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
赏析 注释 译文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东南 一作:西南)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二十八秀才见寄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
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
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
注释 译文

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
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岳县中花。
拼音

双林寺谒傅大士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草露经前代,津梁及后人。
此方今示灭,何国更分身。
月色空知夜,松阴不记春。
犹怜下生日,应在一微尘。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将军赴定州

郎士元郎士元 〔唐代〕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
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